星图维天信
2024/07/26
气象与社会发展、经济建设密不可分,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。关注气象变化,了解气象现象,认识气象灾害严重性,提高预防意识,提升防灾减灾能力至关重要。星图维天信“气象知识科普”,提供直观的气象行业科普知识,提升全民气象意识,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。用心的气象服务,懂人心、知冷暖,用气象科技力量助力气象事业,共建美好家园!
近日,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台风活动再度增强,超强台风“格美”来袭,中央气象台拉响了今年首个台风红色预警,据报道,东南沿海地区迅速采取行动,启动了一系列紧急预防措施,广铁部分列车停运,沿海及滨海景区临时关闭、渔场作业渔船避险撤离、海岛游客撤离等措施。面对超强台风的挑战,伴随而来的强风、暴雨和潜在的风暴潮对东南沿海地区产生了重大影响,充分显示了热带气旋的巨大破坏力。
中央气象台7月24日10时发布台风红色预警,今年第3号台风“格美”24日上午8点钟由强台风级加强为超强台风级,7月25日10时继续发布台风红色预警,“格美”(强台风级)的中心于25日上午10点钟位于福建平潭南偏东方大约55公里的台湾海峡海面上。7月26日06时转为台风橙色预警,“格美”已于昨天(25日)晚上9点钟由台风级减弱为强热带风暴级,今天(26日)早晨5点钟其中心位于我国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境内,预计将以每小时2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北偏西方向移动,并将于今日傍晚至夜间由福建移入江西,而后继续北上,强度逐渐减弱。
台风,属于热带气旋的一种。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,是一种强大而深厚的“热带天气系统”。其形成过程复杂,涉及海洋、大气以及地转偏向力等多个因素。
当海水温度达到26.5摄氏度或更高,且在60米深的一层海水中温度都超过这个数值时,热带海洋上空温暖潮湿的空气开始上升,形成一个低压区域。随着空气上升,它在高空冷却,水蒸气凝结释放出潜热。这一过程加剧了上升运动,使低压系统进一步增强。
地球自转产生的科氏力导致空气流动偏向右(北半球)或左(南半球)。在低压区域的外围,科氏力使空气产生旋转,形成一个初步的旋转系统。上升的湿空气在高空冷却并凝结形成云层和降水,这一过程释放出的潜热使得空气进一步上升,加剧了低压中心的吸收作用。旋转的气流加强,开始形成明显的旋风结构。
台风在海洋上移动时,由于海洋表面的高温区域为其提供持续的能量供应,使得台风得以维持和增强,从而形成台风的风眼,该区域通常是一个相对风平浪静的区域,而周围则是强对流云层组成的眼墙。台风中最强的风速和降水往往发生在眼墙区域,因此该区域也是台风中破坏力最强的部分。台风通常在东风带的引导下向西北方向移动。当台风移向较冷的海洋或陆地时,它会失去热量和水分供应,开始减弱。因此台风在登陆后,水汽输送减少和缺乏海面的能量补充会导致其迅速消散。
台风等级&台风预警
根据国家《热带气旋等级》(GB/T 19201—2006)标准规定,热带气旋按其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划分为热带低压、热带风暴、强热带风暴、台风、强台风、超强台风6个等级。台风预警信号可分为四级:蓝色、黄色、橙色、红色,其中台风红色预警信号表示6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,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12级以上,或者阵风达14级以上并可能持续。
台风的影响
台风带来的强风、暴雨和巨大的风暴潮对人类社会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影响。强风可能导致建筑物倒塌、树木折断和电力供应中断;持续的暴雨可能引发洪水、泥石流和城市内涝;风暴潮则可能引发海啸和海水倒灌,严重破坏沿海地区的设施,并对渔业造成巨大影响。
台风的防范措施
面对超强台风的威胁,我们应采取一系列防范措施来保护自身安全:
1
关注台风动态
风:移动方向及风速实时监测,实时关注台风移动方向和风速大小。
降水:实时监测降水数据,了解受台风影响区域的降水强度、分布特征 。
低云:台风来临时,气压通常会逐渐降低,低云的形成和分布往往与气压的降低密切相关。因此,在观察低云的同时也可以关注气压的变化情况。
风
降水
低云
2
降雨雷达
可以通过看天APP的实时降雨雷达功能,迅速了解未来2小时内雨带的具体范围与移动趋势。
3
台风预警
分享